全国服务电话: 400-888-6947
品牌栏目Insights

焕廷说法|生育期间,工资和生育津贴如何发放?女职工应当知道

来源: 作者:管理员 发表时间:2020-11-09 阅读数:
    “产假”是在职女生可以享受到的休假待遇,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。
    在计划生育内的女职工,一般可以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。各地规定可能稍有不同。

    生育期间,工资和生育津贴如何发放?这两者有区别吗?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    【普法小贴士】
   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: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不同的!
    生育津贴:国家法律、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,给予的生活费用。
    产假工资:公司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所发放的产假工资。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,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、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
    总的来说:生育津贴的发放主体是社保机构,而产假工资发放主体是公司。
    虽然说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,但在日常工作中,很多企业都会把两者合二为一,不发放产假工资,只发放了生育津贴。
    但一般来说,如果生育津贴已经低于员工平均工资水平,那么公司需要来补足差额;
    如果生育津贴高于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,那么公司就不需要向员工支付额外的产假工资了。
    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:
    1、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。
    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,期限不少于98天;
    2、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。
    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。
    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,期限一般为98天。
    部分地区对晚婚、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。
    产假,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,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2个半月。
    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4个月,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。
    产假天数如下图所示:(注:图表中为截至7月初数据,目前新疆产假已调整为158天。)

声明:本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,不能识别其来源,无法核实和联系原作者,如有版权争议,请联系工作人员

'); })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