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新冠肺炎已蔓延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让刚刚度过疫情高峰的中国,面临的输入性风险增加。3月13日,境外输入确诊病例首次超过本土新增病例!从各地报道来看,这些境外输入病例,有的是在国外无法进行核酸检测而冒险回国,如北京新增的1例美国输入确诊病例:高烧39度,在美国3次申请核酸检测被拒,连夜回京。也有的发着高烧、吃着感冒药登机回国:13日上海浦东机场一航班落地后便被救护车包围:机上有4人发热,2人服用过感冒药……

北京新增1例美国输入确诊病例:3次申请核酸检测被拒,连夜回京 3月13日,北京市报告1例从美国输入的确诊病例黎某。
在14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了患者黎某的相关情况:
黎某,女,国内户籍地为重庆市,长期定居在美国马萨诸塞州。她自述2月26日至27日在美国参加公司会议,其中的一名同事后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
3月1日晚,黎某出现寒战,未就诊。之后又陆续出现其他症状:发热最高达到39℃,同时伴有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,还有恶心、腹泻、肌肉酸痛、全身乏力等症状。
3月3日黎某首诊于当地医院。当地医院给以奥司他韦治疗。
3月5日、3月10日就诊于同一医院,胸片显示均无异常。
3月11日再次就诊同一医院,胸片显示肺炎影像,当地医院评估其症状后未收治入院,在美国3次申请核酸检测均被拒绝。
为进一步诊治,黎某及其丈夫、儿子一家三口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01:00从洛杉矶机场乘国航CA988次航班,于北京时间3月13日05:00到达北京首都机场。
入境填写的健康申明卡显示:黎某有发热、乏力、干咳等症状,黎某丈夫有乏力症状,儿子无症状。
经向此次航班上的乘务员孙某核实,得知黎某在飞机上落座1小时后自述低血糖,乘务员将其安排在最后一排隔离区,与前方乘客有帘子阻隔,之后黎某未返回原座位。
抵京时,海关对3人排查后,由120急救车转运至定点医院。3月13日,黎某诊断为确诊病例,黎某丈夫及儿子诊断为疑似病例。
目前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,病情稳定。该确诊病例共确定了59名密切接触者,其中14人在京,均已采取相应措施,其他人员信息已转相关省份。
疾控部门提醒我国境外居民,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,请及时在当地就诊或采取居家观察,避免出行。更不能采用国际长途旅行方式,于己于人极为不利,造成疾病扩散的风险极大。
境外回国病例未参加医保者
原则上个人负担医疗费用
非中国公民入境后,在新冠肺炎就诊方面,相关诊疗费用是否自理?
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说,目前在新冠肺炎的诊治上,对境外回国的人员,总体上把握的是两个方面的政策。
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,在回国过程之中,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和疑似病例的,所发生的医疗费用,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,报销以后再实施财政的补助。个人不需要负担相关费用。
对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,在回国入境过程之中被确诊为输入型的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,所发生的医疗费用,原则上由患者个人负担。参加了商业保险的人员,可以按照商业保险的合同规定支付相应的费用。
经认定的困难人员,所发生的医疗费用,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,与医疗救助。下一步我们还将与国家的相关政策做好进一步的对接。
两人往返疫情严重国家代购被拘
另外,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潘绪宏通报了一起涉及境外疫情案件。
近日,市公安局工作发现,王某国(男,40岁)、于某(男,36岁)为达到牟利目的,明知《通告》中“到京后应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”的规定,仍故意违反,2月底从外地来京后,连续往返北京和疫情严重国家,为他人海外“代购”商品。
对此,市公安局迅速开展调查。3月12日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相关规定,对王某国、于某二人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。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规定,目前正在对二人进行集中观察,待通过观察期后执行拘留。
上海2天新增6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:意大利4例、法国西班牙各1例
今天0-12时,上海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:法国1例,西班牙1例。
据上海发布,2020年3月14日0—12时,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3例;新增2例确诊病例,均为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发现的境外输入型病例。
病例1为中国湖南籍,在法国学习生活,3月11日自法国巴黎出发,经台北转机,于3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。综合流行病学史、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,诊断为确诊病例。
病例2为中国浙江籍,在西班牙学习生活,3月11日自西班牙马德里出发,经俄罗斯莫斯科转机,于3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。综合流行病学史、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,诊断为确诊病例。
值得注意的是,13日上海也新增4例境外输入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。
市卫健委今早(14日)通报:2020年3月13日12—24时,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15例;新增4例确诊病例,均为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发现的境外输入型病例。
病例1为意大利籍,在本市工作生活,3月10日自意大利都灵出发,经法国巴黎转机,于3月1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。综合流行病学史、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,诊断为确诊病例。
病例2为中国浙江籍,在意大利工作生活,3月11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出发,经俄罗斯莫斯科转机,于3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。综合流行病学史、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,诊断为确诊病例。
病例3、病例4为中国浙江籍,在意大利工作生活,3月11日自意大利米兰出发,经俄罗斯莫斯科转机,于3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。综合流行病学史、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,诊断为确诊病例。
至此,上海市已累计发现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例。
上海浦东机场这波操作火了
3月13日下午,微博上流传一张上海浦东机场的照片,网友形容现场画面“堪称大片”。
原来这是上海浦东机场防疫人员接机的一幕。根据上海发布的消息,这趟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航班发现4名有发热症状的旅客和2名报告服用过感冒药的旅客。
根据上海发布消息,自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航班CA936于12点37分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降落。该航班共计286名乘客,其中6名婴儿,另有17名机组人员。
经海关登临检疫,发现4名有发热症状的旅客和2名报告服用过感冒药的旅客。这6名旅客及其4名同行者已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指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排查与诊治。
另有30名同机旅客经海关流调、采样后统一移送集中隔离点实行医学观察。
对于同机的其他人,官方表示,上海16区和周边省份都有人24小时值守在机场,通过工作闭环,专门安排送到社区交接给属地落实居家隔离。
上海已经明确,进入上海前14天内,有过韩国、意大利、伊朗、日本、法国、西班牙、德国、美国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,一律隔离14天。这架航班从法兰克福起飞,所以都要隔离。
介绍一下浦东机场入境防输入的闭环工作流程。
1、境外旅客抵达浦东机场后,首先是由海关进行入境检疫。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发现发热或疑似症状旅客,现场等待的120救护车会直接将旅客从机坪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就诊。
2、经海关、边检入境检疫、查验后,“接力棒”就交到了机场工作人员手中。机场工作人员会根据海关、边检查验贴标的旅客分类,会同航空公司、上海16个区以及邻省驻机场工作人员,将旅客分别转运至居家隔离中转点或集中隔离点。
3、工作人员会引导旅客先去行李到达区提取行李。然后,引导旅客走专用通道并护送到上海16个区及邻省设在浦东机场的工作点。一路上,每逢转角,就有工作人员查验护照。
4、最后,当机场工作人员把旅客交接给各区驻点工作人员接手后,会再次核对并填写信息,由所属街镇核实,并安排专车将其送至住所,进行居家隔离观察。
需经上海前往邻省的将被引导至专门登记台,由所在省的工作人员负责转运工作。
需要集中隔离观察的,由机场工作人员陪同通过专用通道到达出口,乘坐机场安排的专用大巴,前往由上海市疾控中心统一安排的隔离点。
浦东机场是上海的空中门户,即使在疫情期间,也要给旅客以“安全感”,体现出上海的精细和温度。为此,工作人员采取了很多专门措施。比如:针对重点国家(地区)入境航班的行李处置,设置了专用行李提取转盘和专用行李托盘。对这类航班入境旅客所途经区域(包含登机口、廊桥、行李以及行李转盘等)实施防疫双向消毒处置。
再拿安检环节来说,严格落实高频次、全覆盖的“一检一消毒”举措,即安检员每检查一证、一物、一人均实施一次消毒,为旅客提供安心的过检体验。对于专用安检通道,重点做好前端引导,提醒注意排队间隔与分流,做到“过检一位,放行一位”,防止安检通道内人员积压。
最新:中国以外超6万例新冠肺炎,境外输入中国病例达95例
截至北京时间3月14日12时,除中国外,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63119例。
与此同时,最新数据显示,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95例。